應對杜經理發布的防水災通知🦀,現將各種自然災害的防護措施整理發布🪹,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一👼、什麼是洪災
洪災是指一個流域內因集中大暴雨或長時間降雨,匯入河道的徑流量超過其泄洪能力而漫溢兩岸或造成堤壩決口導致泛濫的災害🚶♀️。
浙江省洪災多發于6月至9月。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梅雨季節,7月中旬至9月的臺風季節,都易暴發洪災🫎,致使農田受淹,村莊被沖👱,房屋倒塌,財產受損,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二、洪水暴發時如何防備與自救
(一)洪水來臨前的准備
洪水到來之前,要盡量做好相應的准備。
1.根據當地電視、廣播等媒體提供的洪水信息,結合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條件🧑🧒🧒,冷靜地選擇最佳路線撤離,避免出現“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動局面👨🏼🦰。
2.認清路標👨👩👦👦,明確撤離的路線和目的地,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
3.自保措施:
● 備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夠食用幾天的食品☸️🚼,准備足夠的飲用水和日用品🏓。
● 紮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適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裝置以備急需。
● 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作防水捆紮後埋入地下或放到高處,票款、首飾等小件貴重物品可縫在衣服內隨身攜帶。
●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訊設備。
(二)洪水到來時的自救
1.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臺等地轉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牆等高的地方暫避。
2.如洪水繼續上漲,暫避的地方已難自保👩🏿🎤,則要充分利用准備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紮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盡快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注意☠️:千萬不要遊泳逃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杆👨🦽、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5.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避,防止直接觸電或因地面“跨步電壓”觸電。
6.洪水過後💂🏽♀️,要做好各項衛生防疫工作,預防疫病的流行🤸🏻♂️🥊。
三🥺🧑🦳、什麼是山洪
山洪最常見的是由暴雨引起,通常指在山區沿河流及溪溝形成的暴漲暴落的洪水及伴隨發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攔洪設施的潰決也可引發山洪。山洪災害是指山洪暴發而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包括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毀壞及環境資源破壞等🫳🏼。山洪災害分為泥石流災害、滑坡災害和溪河洪水災害👩🏼🦱。
(一)遇到山洪時如何迅速脫險
居住在山洪易發區或沖溝、峽谷、溪岸的居民,每遇連降大暴雨時👮🏿,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特別是晚上,如有異常,應立即組織人員迅速脫離現場,就近選擇安全地方落腳🔋,並設法與外界聯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僥幸或救撈財物而耽誤避災時機🙏,造成不應有的人員傷亡。
(二)遭遇突發山洪怎麼辦
1.一定要保持冷靜,迅速判斷周邊環境,盡快向山上或較高地方轉移;如一時躲避不了🚵🏽,應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發時💇🏻♠︎,不要沿著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兩側快速躲避。
3.山洪暴發時,千萬不要輕易涉水過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𓀎,應及時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系,尋求救援。
四👵🏿、什麼是地質災害
由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稱為地質災害。危害最大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一)什麼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區溝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與山洪相伴🍨,其來勢凶猛,在很短時間裡🎖🛌,大量泥石橫沖直撞🌰,沖出溝外,並在溝口堆積起來。
泥石流的破壞性很強,沖毀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莊🕐、城鎮🧔🏼♂️,給生命財產和經濟建設帶來極大危害👮🏼♂️。1970年南美秘魯的安第斯山發生冰川泥石流,將3000多萬立方米的冰雪泥石沖入容加依城,頃刻間全城被徹底摧毀,3萬居民全部遇難。
在泥石流多發地區建新房,切記一定要選擇安全地帶🩰。當地居民要隨時注意災害預警預報,選好躲避路線,避免到時措手不及❓。
(二)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險
1.在溝谷內逗留或活動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窪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圍環境🤦🏽,特別警惕遠處傳來的土石崩落𓀄、洪水咆哮等異常聲響,這很可能是即將發生泥石流的征兆。
3.發現泥石流襲來時🧑🏿🎨,要馬上向溝岸兩側高處跑🟫,千萬不要順溝方向往上遊或下遊跑🧑🏻🦱。
4.暴雨停止後🧑🎓,不要急于返回溝內住地,應等待一段時間🤖。
注意🔜:野外紮營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址,盡量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溝底。
五☸️、什麼是臺風
我們平時常說的臺風🧀,是一種熱帶氣旋🧺。所謂熱帶氣旋,是指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急速旋轉的低壓渦旋,常伴有狂風🏊🏽、暴雨和風暴潮。
(一)熱帶氣旋風力等級
熱帶氣旋風力等級劃分的原則是以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標准,劃分為熱帶低壓(中心最大風力6-7級)、熱帶風暴(中心最大風力8-9級)↔️、強熱帶風暴(中心最大風力10-11級)💁🏼、臺風(中心最大風力12-13級)、強臺風(中心最大風力14-15級)、超強臺風(中心最大風力16級及以上)6個等級🧓◽️。
(二)遇臺風時如何避險
(1)強風有可能吹倒建築物、高空設施,造成人員傷亡。居住在各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的群眾,在臺風來臨前,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不要在臨時建築(如圍牆等)👩🏽🔧、廣告牌🧘🏻、鐵塔等附近避風避雨♜。車輛盡量避免在強風影響區域行駛;
(2)強風會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時搬移屋頂、窗口、陽臺處的花盆、懸吊物等🚺🫷🏻;在臺風來臨前,最好不要出門,以防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檢查門窗、室外空調🤴、保籠、太陽能熱水器的安全🤵🏿♀️,並及時進行加固;
(3)准備手電、食物及時飲用水,檢查電路,注意爐火、煤氣,防範火災;
(4)在做好以上防風工作的同時,要做好防暴雨工作。
(三)城市居民防範措施
1.氣象臺根據臺風可能產生的影響,在預報時采用“消息”🚋、“警報”和“緊急警報”三種形式向社會發布🍛;同時,按臺風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從輕到重向社會發布藍、黃、橙🫣、紅四色臺風預警信號。公眾應密切關注媒體有關臺風的報道,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2.臺風來臨前🚓,應准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等,以備急需📧🙆🏽♂️。
3.關好門窗,檢查門窗是否堅固👌🏻;取下懸掛的東西🧝🏿;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
4.將養在室外的動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內,特別是要將樓頂的雜物搬進來;室外易被吹動的東西要加固。
5.不要去臺風經過的地區旅遊,更不要在臺風影響期間到海灘遊泳或駕船出海🧗♂️。
6.住在低窪地區和危房中的人員要及時轉移到安全住所。
7.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8.有關部門要做好戶外廣告牌的加固;建築工地要做好臨時用房的加固💇🏻♂️,並整理🤵🏿👨🏼🏫、堆放好建築器材和工具;園林部門要加固城區的行道樹🔮。
9.遇到危險時,請撥打當地政府的防災電話求救。
(四)離岸船舶防範措施
1.要及時回港、固錨,船上的人員必須上岸避風🚹。
2.船舶在航行中遭遇臺風襲擊😌,應主動采取應急措施↖️,及時與岸上有關部門聯系,弄清船只與臺風的相對位置👨🦱。
六、什麼是暴雨
暴雨是指一定時間內強度很大的雨。如果3時降雨在16毫米以上🖇,或者12小時降雨在30毫米以上👩🏼✈️,或者24小時降雨在50毫米以上,都稱暴雨🙄🤴🏿。
(一)暴雨的危害
暴雨👨👧👧,特別是大範圍持續性的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往往會引起嚴重的洪澇災害👨🏻💼,使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
(二)暴雨時的防護措施
1. 地勢低窪的居民住宅區,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圍”措施,如砌圍牆、大門口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 不要將垃圾、雜物等丟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時積水成災。
3. 底層居民家中的電器插座🫨🤷🏽♀️、開關等應移裝在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
4. 在積水中行走要注意觀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5. 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准隨意傾倒垃圾及廢棄物,以防淤塞🧑🏿🦰。
七、臺風預警信號
臺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臺風藍色預警信號
含義: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低壓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低壓影響, 平均風力為6-7級,或陣風7-8級並可能持續。
防禦措施🚔:①做好防風准備,有關部門啟動防禦工作預案🤽🏽♂️;②注意媒體關于熱帶低壓最新消息和防風通知的報道;③把門窗、圍板、棚架、戶外廣告牌、臨時搭建物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固緊, 妥善安置易受熱帶低壓影響的室外物品🧙🏿♂️。
(二)臺風黃色預警信號
含義: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臺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風暴影響, 平均風力為8-9級🙈,或陣風9-10級並可能持續。
防禦措施: ①進入防風狀態,有關部門啟動防禦工作預案👩👦👦;②關緊門窗,處于危險地帶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應到避風場所避風,高空🐠、灘塗、水上等戶外作業人員應停止作業,危險地帶工作人員應及時撤離。
(三)臺風橙色預警信號
含義: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臺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風暴影響, 平均風力為8-9級⛹🏿♂️,或陣風9-10級並可能持續。
防禦措施:①進入防風狀態,有關部門啟動防禦工作預案🏃♀️➡️;②關緊門窗🧏🏽♀️,處于危險地帶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應到避風場所避風👦🏿,高空、灘塗📃、水上等戶外作業人員應停止作業,危險地帶工作人員應及時撤離,露天集體活動應及時停止👩🎓,並做好人員疏散工作🚐⛩;③切斷霓虹燈招牌及危險的室外電源🍷;④其他同臺風藍色預警信號◼️。
(四)臺風紅色預警信號
含義:6小時內可能受臺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2級以上;或者已經受臺風影響📳,平均風力已達12級以上,並可能持續🪆🧑🏻🎤。
防禦措施💒:①進入特別緊急防風狀態🧛♂️,有關部門啟動防禦工作預案🦠,相關應急處置與搶險單位隨時准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②關緊門窗,處于危險地帶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應到避風場所避風🗞,高空、灘塗、水上等戶外作業人員應停止作業,危險地帶工作人員應及時撤離,露天集體活動應及時停止,並做好人員疏散工作🐚;③其他同臺風橙色預警信號。
八、暴雨預警信號
暴雨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含義:6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禦措施:①有關部門根據情況啟動防禦工作預案🏇🏻;②市民應及時收蓋露天晾曬物品👶;③低窪、易受淹地區要做好排水防澇工作;④駕駛人員應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確保安全👨🦼。
(二)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含義🧑🏿🌾:3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①暫停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盡可能停留在室內或者安全場所避雨;②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加強值班👩❤️💋👩,密切監視災情,切斷低窪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落實應對措施;③交通管理部門應對積水地區實行交通引導或管制;④轉移危險地帶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雨;⑤其它同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三)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含義🧗🏼♀️:3小時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禦指南🪑㊙️:①人員應留在安全處所🤜🏻,戶外人員應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暫避;②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准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③已有上學學生和上班人員的學校🐦⬛、幼兒園以及其他有關單位應采取專門的保護措施⏏️🧔🏿,處于危險地帶的單位應停課、停業,立即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暫避🕰;④其它同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九、什麼是降水量
“降水量”這個氣象術語🌖,在日常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或電臺廣播的氣象節目中每天都可以聽到。那麼降水量的含義是什麼呢🕖?
從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等🤬,氣象部門統稱為“降水現象”。一定時間內,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無滲漏,不流失,也不蒸發,累積起來的水的深度,稱為降水量(以毫米為計算單位)🫴🏼。
按氣象觀測規範定,氣象站在有降水的情況下,每個六小時觀測一次。6小時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6小時降水量🧛♂️;24小時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24小時降水量;一個旬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年降水量”🤲🏻👨🍳。
十⚅、什麼是梅雨
居住在長江中下遊的人們🧜🏻,往往有這樣的體驗🪆:晴雨多變的春天一過🚵🏿♂️,初夏隨著而來🦯,但不久🚴🏼♀️,天空又會雲層密布,陰雨連綿,有時還會夾帶著一陣陣暴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梅雨”來臨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國長江中下遊指宜昌以東的28-34°N 範圍內或稱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這狹長區域內出現的一段連陰雨天氣。
梅雨🍖,在古代常稱為黃梅雨。現在氣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過渡的一段陰雨天氣👰🏽♀️;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群眾習慣上取“芒種”節氣為梅節令🦷,此時正值梅熟時節,因此也叫“黃梅”;此外,由于這一時段的空氣濕度很大,百物極易獲潮黴爛,故人們給梅雨起了一個別名🚵🏼♂️,叫做“黴雨”。
“梅雨”或“黴雨”的稱謂由來已久,它開始在我國流傳🎪👩🏿🏭,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十一、強對流天氣
以強對流運動為動力🤹🏿,形成的巨大積雨雲所產生的天氣,稱為強對流天氣。
(一)強對流天氣的成因
空氣質點的水平運動,稱為風📘🧑⚕️。空氣質點垂直向上運動稱為上升🥮,向下稱為下沉🚮🙆🏽。當一團空氣溫度比周圍空氣溫度高時🕓,這團空氣因密度較周圍空氣小,就要上升🧑🏽💼,周圍的空氣就要下沉,這稱之為空氣的對流運動。
當觸發因熱力原因處于不穩定狀況的空氣時🧏🏼,空氣將產生較強的上升運動。低層潮濕空氣在上升過程中必然導致水汽凝結🧘🏼,大量水汽凝結釋放的潛熱加熱空氣,使其氣溫升高,進一步加強了對流運動🧗🏻♀️。當對流運動中空氣質點的垂直速度接近50厘米/秒(強的超過1米/秒)時,稱之為強對流運動▪️。
強對流天氣包括雷電(與地表物體和人發生的放電現象稱雷擊)👍🏽、雷暴大風🕺、強雷雨(局地短時降水或持續性暴雨的一部分)🅱️、冰雹和龍卷風等⚅。通常情況下,將電閃雷鳴時出現的大風和降雨稱之為雷雨大風。
(二)強對流天氣的危害
強對流天氣除雷雨可以增加土壤墒情🛀🏻、增加池塘水庫蓄水和炎熱時、緩和高溫天氣程度外,基本上是災害性天氣。雷擊造成人員傷亡,損壞建築物和輸電、通訊設施以及影響航空運輸;雷暴大風吹毀建築物、樹木⛏👰🏻,影響水運安全🏋️♀️;冰雹最主要的是砸壞農作物和房屋、設施🖖🏿,短時低溫也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發育👩🦳;龍卷風具有很強的推毀力;強雷雨有時還是局地山洪👨🏽🍼🧑🏼、山地災害和大範圍持續性暴雨的元凶🤽♀️,都影響著人們生命財產的安全📡。
十二、雷電中如何保護自己
(一)雷電是怎麼回事
雷電是大氣中的一種放電現象。雷雨雲在形成過程中,一部分積聚起正電荷🖋,另一部分積聚起負電荷,當這些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就產生放電現象。放電有的發生在雲層與雲層之間👨🏽💼,有的則發生在雲層與大地之間🚣🏿🚵🏻,這兩種放電現象俗稱打雷。打雷造成危害又叫雷擊🥗。雷擊分為直接雷擊與間接雷擊。它會破壞建築物👺、電氣設備🔜,傷害人🚸、畜。打雷放電時間極短🚱,但電流異常強大。放電時產生的強光☝️,就是閃電🤛🏽。閃電時釋放出的大量熱能,能使局部空氣溫度瞬間升高1萬 -2萬攝氏度。如此巨大的能量,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可造成電線杆🫳🏻、房屋等被劈裂倒塌以及人、畜傷亡🏃🏻♂️,還會引起火災及易爆物品的爆炸。
雷電全年都會發生,而強雷電多發生于春夏之交和夏季。
浙江省在進入梅雨季節後✈️,由于強對流性天氣活動頻繁,出現雷電的頻率很高。
(二)怎樣預防雷擊
1.人在室內怎麼避雷
●雷雨天氣時,要注意關好門窗,以防側擊雷和球狀雷侵入。
●雷雨天氣時,最好把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並拔掉電源插頭🍂;不要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固定電話🎒。
●雷雨天氣時,不要接觸天線、煤氣管道、鐵絲網、金屬窗、建築物外牆等👩🏼🏫;遠離帶電設備🔆;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不要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洗澡。
2.人在戶外怎麼避雷
人在戶外碰到雷電天氣,為防止被雷擊🔻🧛,應遵守以下原則:
●立即尋找避雷場所,可選擇裝有避雷針、鋼架或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等處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裝置的任何部分。
若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可以蹲下,兩腳並攏,雙手抱膝,盡量降低身體重心🫄,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如能立即披上不透水的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不要待在露天遊泳池、開闊的水域或小船上; 不要停留在樹林的邊緣;不要待在電線杆🧗♀️、旗杆🖖🏻🤾🏿♂️、幹草堆👱、帳篷等沒有防雷裝置的物體附近;不要停留在鐵軌、水管✍🏽👨🏻💼、煤氣管、電力設備、拖拉機😲、摩托車等外露金屬物體旁邊;不要停留在山頂🖌、樓頂等高處; 不要靠近孤立的大樹或煙囪(山頂孤立的大樹邊尤其危險)🧑🏿⚖️;不要躲進空曠地帶孤零零的棚屋、崗亭裡。
●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杆、鋤頭等♠️;應立即停止打高爾夫球、踢足球、攀登𓀆🍑、釣魚、遊泳等戶外活動👍🏻。
●要避免開摩托車、騎自行車♥️🫥,更不能開摩托車、騎自行車在雷雨中狂奔;人在汽車裡要關好車門車窗👨🏿⚖️。
●多人一起在野外時,應相互拉開幾米距離,不要擠在一起。
●高壓電線遭雷擊落地時👩🔧,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覺,當心地面“跨步電壓”的電擊。逃離時的正確方法是👨🏼⚕️:雙腳並攏,跳著離開危險地帶。
●身處空曠地帶宜關閉手機。
3.如何搶救被雷擊傷的人員
受雷擊而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他的身體是不帶電的📫,搶救時不要有顧慮✂️。應該迅速撲滅他身上的火💂🏼,實施緊急搶救。
若傷者失去知覺🧀,但有呼吸和心跳🤾♀️,則有可能自行恢複。應該讓他舒展平臥👨🏿🚀,安靜休息後再送醫院治療♻。
若傷者已經停止呼吸和心跳,應迅速果斷地交替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髒擠壓🧖🏿✝️,並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十三、厄爾尼諾和拉尼娜
厄爾尼諾為西班牙語“EI Nino”的音譯,是“聖嬰”(上帝之子)的意思。現已用來專門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增暖的現象。
拉尼娜為西班牙語“La Nina”的音譯🤷🏼♀️,是“小女孩”的意思。用以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以赤道太平洋北緯5度至南緯5度🧑🏻🦳🤸🏼♂️,西經 150度至西經90度區域內的海表面溫度平均值連續6個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分別作 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
(一)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怎樣形成的
正常情況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片東風(稱為信風)🐓,大洋東側表層暖的海水被輸送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斷上升,熱量也不斷積蓄🐴,使得西部海平面通常比東部偏 高40厘米,年平均海溫西部約為29℃🧑🏼🎄。
但是,當某種原因引起信風減弱時💶,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向東延伸,海溫在太平洋西側下降🧛🏿♀️,東側上升🏹,形成厄爾尼諾。
相反,當信風持續加強時🛳,赤道太平洋東側表面暖水被刮走,深層的冷水上翻作為補充,海表溫度進一步變冷⚓️,就容易形成拉尼娜。
(二)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對我國氣候有什麼影響
Ⅰ. 厄爾尼諾年🖕🏿,東亞季風減弱🕴🏻,中國夏季主要季風雨帶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較大👰🏼♀️,而北方地區特別是華北到河套一帶少雨幹旱🕘4️⃣。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Ⅱ. 在厄爾尼諾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區降水比常年減少🧑🏻🎓,南方大部分地區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國降水的分布為北多南少型。
Ⅲ.在厄爾尼諾年我國常常出現暖冬涼夏,特別是我國東北地區由于夏季溫度偏低🤴🏻🍞,出現低溫冷害的可能性較大。拉尼娜年我國則容易出現冷冬熱夏。
Ⅳ.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生成及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厄爾尼諾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三)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對全球氣候有什麼影響
熱帶中🤦🏿♂️、東太平洋海溫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導致了中🪓、東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國家異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澇災害👨🏻🦼➡️;也使得熱帶西太平洋降水減少,造成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嚴重幹旱。厄爾尼諾還常常引起非洲東南部和巴西東北部的幹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國北部暖冬以及美國南部冬季潮濕多雨🙆🏽;它與日本及我國東北的夏季低溫🧑🏻🍳、日本和我國的降水等也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此外🙅🏽♂️,厄爾尼諾常常抑制西太平洋熱帶風暴生成,但使得東北太平洋颶風增加🈸。拉尼娜的氣候影響與厄爾尼諾大致相反,但影響程度及威力較厄爾尼諾小。拉尼娜出現時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東部🏗🤹🏽♂️、巴西東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但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地區◻️、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國東南部等地易出現幹。
中國氣象局8月24日公布《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試行辦法》。辦法規定,每當臺風、暴雨、高溫等突發災害性天氣來臨時,公眾可以從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和位于城市顯著位置的電子顯示牌中看到新的預警信號🌔𓀚。目前發布預警信號的突發氣象災害有💟:臺風、暴雨、高溫、寒潮、大霧、沙塵暴、雷雨大風、大風、冰雹、雪災和道路結冰𓀜,共11種。預警信號總體上分為四級,按照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顏色依次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
①暴雨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暴雨黃色預警信號📛🕸,表示6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指3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指3小時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②雷雨大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 、紅色表示🧑🏽⚕️𓀁。
雷雨大風藍色預警信號,指6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並伴有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已達6至7級,或陣風7至8級並伴有雷電🧓🏿,且可能持續。
雷雨大風黃色預警信號🧛🏿♀️,指6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並伴有強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達8至9級,或陣風9至10級並伴有強雷電✊🏿,且可能持續。
雷雨大風橙色預警信號🤛🏽,指2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並伴有強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達10至11級👩👦,或陣風11至12級並伴有強雷電🎱,且可能持續🪨。
雷雨大風紅色預警信號🏨,指2小時內可能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2級以上並伴有強雷電;或者已經受雷雨大風影響,平均風力12級以上並伴有強雷電🧑🏿💻🫅🏻,且可能持續。
- 上一篇🤷🏻♂️: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主...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