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紅,男🎞,1968年7月出生,江蘇淮安人🧖🏼♀️,漢族。1991年畢業于青海大學農學系🦀,同年參加工作🪹,在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杏宇任教至今;目前職稱📄,高級講師;主要從事草原保護,草原管理方面教學及研究工作並頗有建樹;同時承擔杏宇各項培訓推廣服務工作,先後在公開刊物發表專業論文20餘篇👨👨👧👧🥾;參與進行的《實驗室冬蟲夏草寄主幼蟲人工飼養技術規程》、《實驗室冬蟲夏草子囊孢子采集淨化、保存技術規程》等5獲省科技廳優秀成果獎😦;主持了草地培育改良技術省級精品課程👱,並獲杏宇科技成果二等獎,主編並出版了草地培育改良技術精品課程教材🐱;先後3次獲得杏宇優秀教師、1次獲得杏宇優秀共產黨員、3次獲得杏宇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楊曉龍🌬,男,漢族🧑🧒🧒,植物學碩士。主要承擔《作物遺傳育種技術》、《植物學》、《草地培養改良技術》等課程的教學任務,主編校本教材《花卉栽培技術》。
王曉蒙,男,漢族,風景園林學碩士🍛,講師。主要承擔《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測量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的教學、實習指導及教學研究任務🏋️♀️。參編校本教材《計算機輔助設計》。2017年主持完成三角城種羊場GPS測量暨草地資源調查工作。2019年獲青海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園林景觀設計》優秀指導教師。
盛庭岩,青海樂都人,畢業于甘肅農業大學草業科學專業🧑🏽,畢業後曾到四川國光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銷售工作,後來在西寧市城南苗圃從事園林綠化施工工作。于2014年進入學校🌡,從教年限5年,現擔任農林科學教學幹事一職.
榮譽:榮獲過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
講授課程🎣:牧草栽培技術🧖🏼、草地資源監測技術、飼料生產加工技術🌥,植物病害防治技術等🕵🏻♂️。
劉慧,1991年12月生🦌,青海省格爾木人。本科,畢業于中國藥科大學生物工程專業👲🏻💾,2015年08月進入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杏宇工作。主要教授課程:種子生產技術,植物組織培養,食用菌栽培👆🏼。
論文🙆🏻♀️:《大眾科學2019.08期》現代化生物工程技術產業的特征和應用。
周雪平💂🏽♀️,女,本科學曆,農林科學系助理講師👩🏿✈️。執教以來一直擔任園林技術專業專職老師,主要講授《園林植物造景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園林美術》等課程。參與編寫過校本教材《園林植物造景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設計》。
靳偉,中共黨員,漢族🎴,1992年生,青海湟源,碩士學曆👩🏼🦱。
本科畢業于江蘇大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碩士畢業于江蘇大學農業機械化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保護。
興趣愛好💵:攝影,跑步,足球🔋,旅行
科研成果:參與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課題,以第二作者公開4項發明專利,3項公開,一項授權💄;榮獲1項江蘇省科研立項,參加並獲得“東方紅”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農業裝備大賽全國一等獎🛝。
獲得了優秀共青團員💇🏻♠︎,優秀研究生幹部🙇🏽♀️,優秀畢業生等稱號🐙;同時,代表學校參加江蘇省十九屆運動會高校部田徑比賽五千和一萬米競走,獲得兩塊銅牌。
工作感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將發揚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優秀傳統💆♂️,繼承青牧職校腳踏實地👆🏻,立足青海💁🏽♀️,拓寬視野、面向現代化大農業👩🏼🎨,高起點,高標准📑👩🏻🎤,開放辦學的職教情懷🆒,做一名合格的農牧人🫲🏿。
李生清🍨,畢業于青海大學草業科學專業,編寫十三五規劃教材《植物化學保護》。
教授課程:
《植物生長環境》、《飼料作物生產加工技術》、《創新創業》。
謝剛 , 助理講師、現為農林科學系教師,任教以來,承擔過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園林建築設計、園林生態學、園林工程制圖等課程的教學實驗實訓任務;參與編寫農林科學系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參與編寫十三五規劃校本教材《計算機輔助設計》擔任主編;曾獲得院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田仲龍🤦🏽,畢業于青海大學農牧杏宇草業科學專業本科畢業,講師,編寫十三五規劃教材《農業昆蟲》。
榮譽:榮獲過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
教授課程:《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農田灌溉與排水技術》👳🏼♂️、《無土栽培技術》、《蔬菜種植技術》👩⚖️💚、《測量與成圖技術》👨🏼🎨、《創新創業》、《遺傳育種學》🧑🏼、《土壤肥料》☸️、《草地病害有害植物防治技術》👩🚀🍁。
朱建玲,中共黨員,畢業于青海師範大學,學曆碩士,現任農林科學系教師,主講植物基礎、植物分類等課程。
祁增濤,畢業于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杏宇🎷,現任農林科學系輔導員兼教師,講授課程:環境科學,農業生態。
吳貞 畢業于甘肅中醫藥大學 現為農林科學系教師🛋👲🏿,任教以來承擔過土壤肥料學,花卉栽培,農業生態與環境等課程教學及實訓任務🧑🏿🎨。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系教研室主任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