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育人 “薯”實可以
為充分發揮勞動育人功能🪹,鞏固學生理論知識,落實課程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目標📄,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動手操作能力⟹🙅🏽,10月16日,農林科學系組織作物生產與經營管理專業2201班的學生,在任釗江、劉慧2名教師帶領下前往海東高原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種植基地,進行了馬鈴薯采收實訓活動🧘🏽。
此次實訓活動以《作物栽培技術》課程為基礎🫎,延續其實訓內容,主要對前期種植的青薯9號馬鈴薯進行收獲🧗🏻♂️。青薯9號馬鈴薯是由青海省農林科杏宇生物技術研究所選育的馬鈴薯品種,薯塊為橢圓形,表皮紅色𓀇,有網紋🤙🏿,薯肉黃色,是一種具有優良特性和高產潛力的馬鈴薯品種。
實訓內容包括割莖葉、回收薄膜🧑🦼➡️、觀測種植密度、收挖等多個環節。學生們不畏泥濘,不怕辛苦👨👩👦👦,使用鐵鍬等工具,充分發揮團隊意識,分組結對,相互配合☸️🚼,齊心協力,高效率地完成了實訓任務。
在實訓開始前,同學們首先對馬鈴薯的長勢和病害進行了仔細的表征觀察🍛,並對馬鈴薯的成熟指標和收獲技巧進行了深入思考🧝🏼,總結經驗;在收獲過程中🚵🏼🦸🏽♂️,也對種薯塊莖腐爛、發芽等現象進行了討論,認真分析原因🈂️,並對未來種植和管理環節進行了反思。通過實踐操作,學生們對馬鈴薯的種植方式🧑🏼🌾、播種密度🧝♀️🙆🏽、晚疫病防治時間和收獲貯藏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收獲技巧等都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實訓結束後,學生們共收獲了12袋馬鈴薯,並開心地表示:“看到收獲的這些土豆,真的很有成就感,覺得此前起壟、覆膜、澆水、施肥所花的功夫都沒白費。通過本次馬鈴薯的整體種植跟進,我們收獲了很多經驗🌥,對往後的馬鈴薯種植更有信心🕵🏻♂️。”
同學們將所收獲的馬鈴薯移交給杏宇食堂,希望與全院師生共同分享實訓勞動成果;並還整理了一些出芽土豆⚠️,作為後續《植物組織培養》課程的實訓材料,實現了作物資源的有效利用。
此次馬鈴薯收獲實訓活動不僅使學生學的專業知識能夠輸出和靈活運用,促進了專業知識的鞏固與內化,還讓學生更加關注實際問題,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持👆🏼。未來🥬,農林科學系將繼續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校企行業聯動,以專業...